懸浮地板對地面基礎的要求是確保鋪裝質量與長期穩定性的核心前提,需從平整度、強度、干燥度、排水性等多維度嚴格把控,具體標準如下:
一、平整度要求(關鍵指標)
誤差范圍
水泥/瀝青基礎:3米直尺檢測,表面凹凸誤差≤5mm(局部凹陷>3mm需用環氧砂漿找平,凸起處需打磨至平整)。
地磚/舊地面:單塊地磚空鼓率≤5%,接縫高差≤2mm,否則需鏟除重鋪或做自流平處理。
處理方式
新澆筑水泥基礎需用抹光機收光,確保表面無波浪紋;瀝青基礎需壓實平整,無推移、裂縫。
基層裂縫處理:寬度<2mm的裂縫用彈性密封膠填充;>2mm的裂縫需切割V型槽(深度5cm),填入瀝青砂或環氧砂漿。
二、干燥度與含水率
含水率標準
水泥基層:含水率≤5%(檢測方法:塑料薄膜覆蓋24小時,薄膜下無冷凝水),新基礎需養護28天以上。
瀝青基層:養護14天以上,表面無返油、黏連現象。
防潮處理
地下車庫、一樓等潮濕環境:基層需涂刷2遍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干膜厚度≥1.2mm),或鋪設防水卷材(搭接寬度≥10cm)。
杭州梅雨季施工:可提前3天用工業除濕機(除濕量≥20L/天)降低基層含水率,避免后期起拱。
三、基層強度與穩定性
抗壓強度
水泥基礎:C25及以上標號,表面回彈強度≥25MPa(用回彈儀檢測,每100㎡測3個點)。
瀝青基礎:馬歇爾穩定度≥8kN,動穩定度≥3000次/mm(適用于重型車輛通行區域)。
避免沉降
松軟土層需換填30cm厚級配砂石并壓實(壓實度≥93%);回填土區域需分層夯實(每層厚度≤30cm),防止后期沉降導致地板開裂。
四、排水坡度與系統設計
坡度要求
室外場地:排水坡度≥0.5%(即每米長度下降5mm),優先采用單面坡或雙面坡設計,避免局部低洼積水。
室內場地:若用于浴室、泳池周邊,坡度需提升至1%-2%,并設置排水溝(溝寬10cm,深度5cm)。
排水孔適配
基層表面需與地板排水孔位置對應,確保懸浮結構的架空層排水通暢,避免泥沙堵塞(可預先鋪設土工布過濾層)。
五、清潔與預處理
表面清潔
鋪裝前需徹底清掃基層,無油污(用脫油劑擦拭)、砂粒(工業吸塵器清理)、植物根系(噴灑除草劑)及其他雜物。
若基層有脫模劑,需用鋼絲刷打磨去除,否則會影響地板與基層的摩擦力。
界面處理
起砂基層:涂刷1遍界面劑(用量0.2kg/㎡),增強表面附著力;鹽堿地基層需做防堿處理(涂刷耐堿封閉底漆)。
六、特殊基層適配要求
基層類型 | 處理要點 |
---|---|
木地板基層 | 需鋪設18mm厚多層實木板,表面涂刷耐磨漆,接縫處用玻璃膠密封,防止潮氣滲透。 |
塑膠跑道改造 | 鏟除破損區域,用PU修補料找平,整體打磨粗糙后再鋪裝,避免光滑表面導致地板滑移。 |
凍土/高寒地區 | 基層需添加防凍劑(摻量3%-5%),并設置防凍脹層(鋪設20cm厚聚苯乙烯保溫板)。 |
驗收標準
施工前需通過“三檢”:
平整度:3m直尺誤差≤5mm,塞尺檢測縫隙≤0.5mm;
干燥度:薄膜覆蓋測試無冷凝水,含水率檢測儀讀數≤5%;
強度:回彈儀檢測水泥基層強度≥25MPa,無起砂、掉渣現象。
符合以上要求的地面基礎,可確保懸浮地板鋪裝后平整牢固,有效減少起拱、松動等問題,延長使用壽命至8-10年。